01 - 虛假數據依然存在
在大建設模式下,檢測的業務量急劇增加,這就導致市場需求擴大和檢測資源缺乏之間的矛盾更加突出,有的試驗檢測機構業務膨脹,其設置的工地試驗室數量過多,造成了管理的不利,影響數據真實性的因素依然存在。
一是一些委托單位對試驗檢測工作重要性認識仍不到位,忽略了試驗檢測對控制工程質量和指導施工的重要作用,將建立工地試驗室視為履約、應付檢查和為工序交驗提供“合格”數據的工具。試驗檢測工作獨立性不足,受外部干擾大,編造或修改調整數據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偏低的檢測費用和要求較高的檢測頻率之間的矛盾,加重了個別不誠信檢測機構為降低成本而少做甚至不做試驗就出具報告的現象。
為什么假數據依然存在?
重慶市交委質監站站長陳伯奎認為,假數據的出現一方面固然與試驗檢測人員職業素養不高有很大關系,但另一方面,現在的抽檢頻率是否合理也值得思考。我們對一個項目進行客觀評價究竟需要多少數據來支撐,目前沒有一個確切的可以參照的標準。陳伯奎說,很多工地實驗室,不要說實際做的試驗有多少,僅僅去做“資料”這一項,就是一份強度很大的工作,為了滿足數據的“數量”,根本沒有時間去進行真正的試驗,數據的質量也只能是句空話。這樣得來的“試驗檢測數據” 怎么可能會對工程起到指導作用?
因此,我們當下要思考和解決的就是,數據的“量”需要多少?“面”應該有多廣?關鍵數據和非關鍵數據的數量如何平衡?只有將數據的數量確定在一個合理的范圍之內,才能真正從根本上保證數據的質量。
02 - 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試驗檢測隊伍正在持續不斷壯大,持證人員也將持續比例大幅提高,總體能力水平也有了明顯提升,但與交通建設又好又快發展的要求相比,尚有一定差距,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當前我國正處于交通大建設時期,交通人才普遍緊缺,試驗檢測持證人員短缺加劇,專業領軍人物、業務精湛的把關人物等高素質專業人才更是稀缺。
試驗檢測工作的受重視程度仍然未與其應起到的作用相對應,現場試驗檢測枯燥、繁重、工作環境差、人員待遇低等問題,造成“有證的不在崗,在崗的沒有證”和持證人員“掛證”現象突出,個別省持證人員的上崗率不足10%。工地試驗室人員結構不穩定,流動頻繁,致使群體歸屬感和責任感不強,短期行為明顯。
廣西某試驗檢測機構試驗檢測工程師稱,試驗檢測工作得不到重視,在人員上有兩個方面的體現,一方面是職業生涯發展前景“黯淡”,如職稱評定,相對于設計、施工和監理從業人員,試驗檢測從業人員在職稱申報時較為困難,試驗檢測工作經歷在有些評委看來甚至“不算什么經歷”。
同時,試驗檢測人員的培訓學習機會較少,大多數人員除了“考證”時的“強化培訓”,其他學習機會幾乎沒有,平時只能靠個人自學,但由于待遇較低,職業穩定性差,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很多試驗人員手中的試驗規程都是舊規范,就連購買新規范都常常要自掏腰包。
另一方面,試驗檢測人員常常淪為“重體力勞動者”。試驗檢測工作技術性強,但目前許多試驗室的試驗工人配備不足,導致試驗檢測人員勞動強度過大,工地試驗室則更是如此,試驗員的工作甚至比民工還要辛苦,所以一般技術人員不愿從事試驗檢測工作。
03 - 信用評價是把利劍
部質監總站副站長黃勇在《公路水運工程試驗檢測信用評價辦法(試行)》宣傳貫徹會上就曾指出,信用評價不是目的,而是要通過信用評價這個手段,讓試驗檢測機構和人員更了解政府管理和社會監督的導向;
其次,要全面理解評價標準,以便做好信用評價工作,同時明確試驗檢測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第三,目前試驗檢測市場逐步開放,很多試驗檢測機構都在外省承接了項目,作為以部文形式發布的全國性信用評價辦法,各地在執行中一定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和原則,杜絕地方保護主義的出現。
我們注意到,信用評價辦法中沒有提及評價結果如何使用的問題,即“只評價、不規定使用范圍,只公布評價結果,不干預市場選擇”。只要評價結果客觀、公正,市場自然會跟根據結果來作出最合適的選擇。